藥品質量問題頻頻出現,而近期,一些知名藥業也被卷入質量門,例如科倫藥業,一波三折。據其公司公告所稱,對子公司江西科倫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部門存在質量問題的藥用玻璃瓶進行召回。輸液藥用玻璃瓶是最早一代的大輸液包裝材料,基于它本身的性質,主要是運輸半徑小、輸液過程中的二次污染和交叉污染概率比較高的問題,存在不少的安全隱患,目前這類藥用玻璃瓶正在逐漸被淘汰,但淘汰舊生產線對企業來說也是一個損失。
現在而言輸液類藥用玻璃瓶市場的淘汰現象很嚴重,不過如果從根本上淘汰這類藥用玻璃瓶也是不實際的,所以我們要對輸液類藥用玻璃瓶的問題從多面進行改善。例如藥用玻璃瓶化學成分及有害物質含量的檢測是提高藥用玻璃瓶容器的質量水平,與國際水平接軌的重要檢測項目。即將發布的醫藥行業標準《藥用玻璃瓶成分分類及其試驗方法》非等效采用ISO12775-1997《正常大規模生產的藥用玻璃瓶按成分分類及其試驗方法》,這個標準對各類藥用玻璃瓶的成分、材質要求、性能及應用范圍均作出了明確的分類和規定。
藥用玻璃瓶生產的原料中常以As203、Sb203作為澄清劑引入玻璃成分,國際標準對這些物質的釋出量均有相關的規定,中國近期也正在制定相關的控制及檢測標準,從安全衛生的角度對于有害元素進行限定。所以對于這些規定,我們如果能夠做到最好,我想輸液類藥用玻璃瓶的市場還是可以恢復到以前的,重要的是輸液類藥用玻璃瓶是無法真正被淘汰的。